蒙古族长调|马背上的千年绝唱 草原音乐活化石

发布时间:2019-03-19

当你第一次听到蒙古长调
你就会知道蒙古族的血液
属于高原上浩荡奔淌的河流
而蒙古民族的心灵
更属于这扣人心弦的音韵



蒙古族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不仅音调长还意味着拥有悠远的历史。著名的歌唱家拉苏荣研究表明蒙古长调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成吉思汗时期 ,作为军营歌曲的蒙古长调流传于整个亚欧地区。



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蒙古族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等。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



蒙古族长调的几种唱法
第一种是“浩来诺古拉”,“浩来”是“喉咙”的意思,实际上这种诺古拉是由声带的特殊颤动发出来的,演唱这种诺古拉时是同度音反复波动产生的音响效果。



第二种是“鄂柔诺古拉”,“鄂柔”是“下颌”的意思,在演唱这种诺古拉时是靠下颌的上下扇动唱出的大二度小三度—明—暗的波动装饰音。



第三种是“膛奈诺古拉”,“膛奈”是“腭”的意思,演唱时,腹肌、肋间肌、胸肌、横隔膜等部位均配合软腭的扇动使肺部的气息变成波浪式的气流,冲击声带而形成波浪似的一强一弱的交替出现的声音。



草原音乐“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你可以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传承人。





接下来小编带您认识几位蒙古族长调大师级人物。


哈扎布(已故)
 


哈扎布于1922年4月出生于现今锡林浩特市达布希勒图苏木一个牧民音乐世家。
他的演唱风格雄浑豪放,意境深远,音色高亢嘹亮,音乐宽广,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艺术界的认可,成为蒙古族最负盛名的长调民歌大师。

1986年,哈扎布被授予国家特级歌唱家。

1989年,内蒙古首届民歌电视大奖赛上授予他“歌王”称号。

1991年荣获内蒙古艺术界最高级别的“金驼奖”。

他所演唱的《小黄马》《老雁》《轻快的走马》更是蒙古长调的巅峰之作,为人熟知。


 

宝音德力格尔(已故)



宝音德力格尔于1934年2月13日出生于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额尔敦宝力格。她的嗓音甜美,音质纯净,气息充沛,行腔自如,具有高亢豪放的草原风格,草原上的人们都叫她“草原上的百灵”。

1953年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获得金星奖。

195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青年联欢节比赛中她以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夺得了金质奖章。

她的代表作有《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雄鹰》、《美丽的内蒙古》等等。

 

拉苏荣



拉苏荣于1947年6月出生于鄂尔多斯乌审旗民间歌手世家。拉苏荣在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特点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声乐技巧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呼吸运用在与长短调结合中的难题。内蒙古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

他的论文《论蒙古族长调牧歌》与《蒙古族民歌演唱原理》在内蒙古自制区荣获文艺理论一等奖,还荣获了蒙古国际长调牧歌艺术节论文金奖。

 

拉苏荣还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

 

他的代表作有《森吉德玛》、《北疆颂歌》、《博格达山峰》等等。

蒙古族长调的传承
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所以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一定要及时传承,年轻一代必须要积极学习并传承蒙古长调这一民族文化瑰宝。 


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

不论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长调,便会联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都会令人体会到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