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赏故宫,去西藏游布达拉宫,来锡林浩特观贝子庙。锡林浩特这座城市的诞生与贝子庙有着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
锡林浩特是由建庙发展而来,因此说“先有贝子庙,后有锡林城”。贝子庙,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庙宇群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筑布局有序,气势宏伟壮观,整个建筑群落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200多米,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有8座大殿,坐北朝南成“一”字型排列。该庙是由“贝子旗”第四代札萨克巴拉珠尔道尔吉与其庙的第一世活佛巴拉珠尔伦德布共同主持兴建的。因其建于贝子管的旗,且又是该旗的旗庙,故而俗称为“贝子庙”,乾隆帝赐名“崇善寺”。该建筑群体现了蒙、汉、藏多民族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凝聚着蒙汉民族文化的古代建筑瑰宝,以其历史久远、建筑艺术、建筑风格独特和民族文化底蕴丰厚而著称于塞外草原。在其极盛时期作为著名的佛教学府之一,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武当召、锡拉木伦召、百灵庙同为内蒙古中西部四大藏传佛教寺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贝子庙的规划布局及其规范,严格按照宗教的地位等级、功能的不同,分别独立自成一体。以主庙朝克沁居中,各庙在其东西,与武当召各殿自由式布列方式有别,亦与一般汉地佛庙布局有异。朝克沁是贝子庙行使行政、教务权力的主殿(庙),居中心位置,东侧为却日(哲学部俗称东庙)、西为拉布(即明干殿,也称西庙)。这三座大庙(亦称独官、达僧),构成了贝子庙的主体。各庙山门前各有宽阔的广场并置大照壁,除东西通道外,还分置矮墙,使广场形成一闭合性的空间。这是佛庙广场较为罕见的一种特有形式,在重大佛事活动中,广场是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朝克沁山门前,还布列有石狮、木旗杆等,以分出此庙的等级和地位,影壁之后,还置有跪拜台。其中,朝克沁、却日、明干三大庙的布局最为严谨。朝克沁属中轴对称的规划布局。中轴布列二座大殿及后殿,两侧分别有六座厢殿,山门两侧还建有钟鼓楼。
总之,各庙院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遵循汉式中轴布列、左右对称的传统方式。不同的一点是,冬天佛事活动则在院内另置的蒙古包内进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文革期间的人文破坏和驻房部队弹药库爆炸,加之年久失修,致使贝子庙整体建筑多处损坏,且规模数量占地面积缩小,大大削弱昔日的风格景观。目前仅存有珠都巴庙建筑,朝克沁、明干、却日庙部分建筑,残存面积约为历史上的40%。
近些年来,盟委、行署和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贝子庙保护利用和修缮复原工作,把贝子庙的维修保护列为旅游城市总体开发规划重点项目。为使贝子庙重现昔日风采,展示民族历史文化,促进地区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贝子庙保护利用和修复工作力度,目前已修复利用的有朝克沁殿、珠都巴庙、却日庙主殿院落,贝子庙修复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再现贝子庙的原始风貌,增添新的历史文物景点,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锡市乃至锡盟的知名度,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