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0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集中展示丰富的地域文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以文化为引领,优化旅游规划布局
围绕蒙元文化、绿色草原、民俗风情鲜明特色,从规划入手,加快文化的挖掘整合,依托锡林郭勒盟的“阿巴嘎、察哈尔、乌珠穆沁、苏尼特”四大部落文化,分四大片区对全盟旅游发展进行规划布局。
加强旅游文化内涵挖掘,带动景区和项目建设
以蒙元文化和历史文化为重点,打造了元上都遗址景区、乌兰五台景区、锡林郭勒蒙元文化园、贝子庙文化景区、多伦文化旅游产业园、汇宗寺景区;以马文化为重点,打造了“中国马都”景区、太仆寺御马文化产业园及风情马镇;以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为重点,打造了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锡林郭勒盟野生动(植)物观光园、蒙古汗城景区、别里古台扎桑景区、锡林河草原旅游度假村、游牧部落景区;以地质文化为重点,打造了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苏尼特左旗宝德尔石林;以边境文化为重点,打造了二连浩特市国门旅游景区、二连浩特和苏尼特边境文化旅游区。2015年以来,全盟文化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9亿元。目前锡林郭勒盟已成功创建6个4A级景区,元上都遗址景区正在争创5A级景区,二连浩特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区及中蒙边境旅游试验区。
以旅游产品为载体,集中展示丰富的地域文化
结合文化资源、四季气候、环境等实际,锡林郭勒盟规划布局了以体验休闲为主的生机暖春季、以生态度假避暑那达慕为主的激情盛夏季、以多彩草原浪漫自驾为主的温情金秋季、以尽享冰雪为主的壮美银冬季四季旅游产品体系,集中打造以元上都为主的蒙元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以“感悟敖包文化、畅游辽阔草原”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以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重点,培育发展“牧人之家”
“牧人之家”是锡林郭勒盟旅游的雏形,也是锡林郭勒草原文化旅游的缩影,具有承载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功能。牧人之家从最初开展骑马、乘驼、射箭、制售工艺品和奶食品、进牧户做客等游牧文化体验活动,发展到现在能够开展非物质文化展览、举办草原那达慕等文化旅游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日渐丰富,接待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
截止目前,全盟在册牧人之家(农家乐)达到487家,其中星级牧人之家90户(五星级3户、四星级12户),直接从业人数3217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0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37亿元,户均利润11.5万元,人均纯收入1.48万元。“牧人之家”旅游已成为展示蒙古族历史、体验蒙古族民俗风情的有效载体。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建立了锡林郭勒文化名人、名家人才库,通过授予荣誉、物质奖励等方式,提高本土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待遇,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各类文化传承人、民间艺术家、文艺团体及毕业大学生加强艺术创作、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系统挖掘、整理地方特色素材、传说、故事等文化遗存,精心创作特色鲜明、参与性强、适应文化旅游市场规律的作品和产品。制定出台了加强乌兰牧骑工作的指导意见,60%以上的旗县乌兰牧骑等文艺团体都创作推出了1一2个常态化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鼓励和支持文化旅游景区和企业采取按场结算、参与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文艺演出团体驻场开展文艺演出。以市场导向,研发制作融入锡林郭勒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建立完善旅游企业与文化旅游商品经营业主的沟通合作机制,扩大文化旅游购物消费,在今年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锡林郭勒盟银镶嵌工艺马鞍获得全国银奖、传世蒙皮皮艺系列获得全国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