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酒、祭敖包的草原文化

发布时间:2020-04-30

       
草     原    文    化

      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在献上哈达的同时必奉上一杯下马酒。
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蒙古人性格豪爽,喜欢看着客人接过酒后一饮而尽。
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

     
      下马酒是蒙古族民俗,更是一种文化,从而更能显示出蒙古族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
饮洒也正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
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
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 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
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下马酒,也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世代流传下来的。相传,成吉思汗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象牙做的扳指儿,
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做射箭时钩弦之用。另一件则是雕花的饮酒杯,喝酒时用。
然而,成吉思汗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两件宝物,在一次与他自小结义的兄弟札木合聚时却救了他的命。
 
       札木合见成吉思汗势力大,就想杀了他,就准备和他合聚时杀了他。
成吉思汗在三思熟虑后,终于骑马去了,到了那里,成吉思汗接过来迎宾酒,用扳指一蘸,象牙扳指变了色,
成吉思汗耐住火,把酒敬了天,札木合又连敬两杯,都有毒,他大怒,拿出银酒杯来干杯,札木合没办法,只好放弃。
就这样,成吉思汗逃过了一劫,下马酒也成为时尚,敬自然三杯酒和下马酒就这样传了下来,这个故事也成为传奇。
 
        然而每一个来过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以示草原人民的热情。
其饮法是:首先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
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
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
 
     蒙古人喝酒十分讲究礼俗,如果你到草原做客,需要特别提防的可能是姑娘们的敬酒歌,
身着整洁的民族服装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银碗,把圣洁的美酒和甜蜜的歌声同时献给每一位客人。
让你尽情享受这草原的“敬礼”。

 
  祭敖包
《敖包相会》是一首在国内流传甚广的蒙古族民歌,那优美的旋律和情意绵绵的歌词,
不仅演绎了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让更多的人产生一种拜谒敖包的渴望。
 
 
       “敖包”是蒙语的音译,意为石头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无垠,绿草茫茫,天地相连,游牧的路途漫漫,周边的四野平平,难以辨认方位,于是牧民在游牧的交界处或路口垒石为标记,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此风俗。
       古代,建敖包和祭敖包很简单。人们在居住地周围,用石头和柳条垒成小包,便可祭祀。后来,随着喇嘛教传入内蒙古地区,为这种建、祭敖包的形式增添了许多宗教色彩,敖包由原来的一个小包也变成了敖包群,有的7 个敖包并列而建,中间最大,两旁各有3 个小的陪衬。敖包的个数以奇数为准,最多的可有13 个:即一个大敖包居中,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3 个小敖包陪衬,形成了由13 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旨在祝福人畜两旺。
祭祀时,主体敖包上插杆子,挂旌旗,旗用白绸所做,上书经文。
小敖包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旌旗。
祭祀仪式隆重、严肃而热烈。
届时,方圆几十里的牧民骑上奔驰的骏马,坐上“草原之舟”勒勒车,手捧祭品来参加祭祀活动。
祭敖包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
祭祀时,祭者围坐三面,面向活佛,
并在蒙古包的地面上摆放一人多高的奶食品、阿木苏(即黄油和牛羊肉做成的什锦粥)、
点心或全羊等供品。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法号奏出深沉粗犷的音调,众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咒为祭。
然后,参加祭敖包的人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
人们外出远行,凡是经过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捧几捧土,以求吉祥。